苗族吊脚楼建筑技艺——无韵之旋律,无声之绝唱
雷山 唐千武
你到过西江千户苗寨吗?你看过西江千户苗寨那两片恢宏壮观的吊脚楼群吗?西江千户苗寨的房屋顺山坡地势而建,都是吊脚楼房。全寨民房鳞次栉比、次地升高,从山脚直达山顶,别具特色,被建筑专家们赞誉为山区建筑的奇葩。
“看西江而知天下苗寨”,实际上,雷山几百座苗寨的建筑基本是吊脚楼。吊脚楼是苗族传统建筑,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其后半部分建于倾斜度较大的山坡上,前半部分以木柱支撑,形成吊脚柱,这种方式修建而成的楼房被称为“吊脚楼”。吊脚楼分为半吊脚和全吊脚两种形式,一般有三层:上层储谷,中层住人,下层堆放杂物和圈养牲畜。雷山苗族吊脚楼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建筑材料均为杉木料,地基大都选择在陡峭的山坡上,依山而建。吊脚楼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每一栋木楼在吊脚的一侧中堂的屋檐下都建有一个用于休闲、纳凉的靠背栏杆, 被称为美人靠。整个木屋通风干燥,属典型的干栏式建筑。
从美学角度看,吊脚楼建筑是效法自然,崇尚自然,是中国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以侧重于形式美和自然美的法则在吊脚楼中得到了完善的体现。吊脚楼作为审美对象的建筑,它除了体现一般艺术所具有的审美个性品格外,更主要的是它具有别致的形式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不识汉文的苗族木匠在建造吊脚楼中,运用高深的力学建筑原理和普通的几何图形。从结构上看,吊脚楼是长方形、三角形的结合,几何形体的视觉上给人一种庄重之感,表现一种挺拔健劲之美;从力学上讲,它稳定牢固,给人以安全放心之感,而其内部构架,梁、柱、枋、檩之间都互为垂直相交,釆用了架空、悬挑、错层等手法进行处理,使其错落有致。视觉上给人以端庄、雄健、生动活泼之感。
苗族民众自然的审美,是建立在“天人合一”之上的。“天人合一”的建筑观是吊脚楼建筑的理念。从吊脚楼的整体布局看,它无统一规划,完全顺应自然地形地貌,或临坎吊脚,或悬崖构屋,无论多么复杂的地形条件,吊脚楼都能与之相适应统一。但从实用上看,苗族吊脚楼是为了适应农耕稻作而设计出来的一种别具一格的建筑形式。首先,为了让平地能多开出稻田,惜地如金的苗族民众,只能选择在斜坡中来建筑住房;为了住房的稳定牢靠,他们才想到在斜坡中开挖出上下两块坪子,每扇柱子以三根立于上坪,以两根放于下坪,形成吊脚木柱支撑而整座房子的牢固;其次,房子以三层而建。底层作为猪圈、牛圈和厕所。一个农耕民族,种田离不开肥料,农家主要以圈肥为主,没有猪、牛圈是踩不了肥的,所以底层屋内安猪、牛圈是为了给农家种田制作肥料;再次,农家种田收割得到粮食,必须有储存粮食之所,而吊脚楼的第三层楼则满足了这一需要。至于割摘成捆的糯禾,小米和包谷,则在三楼的外围,以一根根横木空架,然后把糯禾,小米和成串的包谷相挨挂晾于横木上。吊脚木楼的第二层是人居,中间有堂屋,堂屋空间大,且前面有一以弓形屈木制作而成的坐靠栏,称之为“美人靠”,它的功效首先是供家人一天的苦累劳作以后,归家有个休息的地方,“美人靠”可供臀坐背靠,易消疲劳。因而 “美人靠”初衷的设计就是供家人劳作中归来休息。而客人朋友来了,则堂屋和美人靠又能作接待客人之所,这是其次的功能。“美人靠”实际是“每个人都可以坐靠在那里休息闲脚和聊天。
因此说,苗族的吊脚楼房是为适应农耕稻作而设计建造出来的一种建筑形式,但它却成了别具一格的建筑技艺,成了建筑中的一支奇葩。被人们赞之为建筑物中“无韵之旋律,无声之绝唱”!
(供稿人:唐千武)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OFFICIAL ACCOUNTS
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扫一扫访问手机网站
ONLINE MESSAGE
在线留言
页面版权所有 © 2021 贵州中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52263402522654号 黔ICP备18008112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贵阳